产品展示
  • 传祺GS8/GS7/M8/M6/GA8GA6科帕奇驭胜S330原装电瓶72AH汽车蓄电池
  • 速度与激情7车贴个性侧门改装贴纸车贴字母引擎盖汽车用品
  • 专用于福特锐界plus改装配件爆改装饰用品后备箱护板后护板踏板
  • 汽车手机支架车载支架导航车载手机车用吸盘出风口支架多功能支架
  • 专用于福特锐界改装后雨刮饰条锐界外饰后雨刷盖锐界装饰配件
联系方式

邮箱:huaianxian2027@163.com

电话:0783-987273

传真:0783-988245

公司主营设备

【对话十城专精特新】杭州:制造业复兴,打造数字经济与制造业“双引擎”

2023-10-02 18:29:59      点击:885
原标题 :【对话十城专精特新】杭州:制造业复兴 ,双引擎打造数字经济与制造业“双引擎”

一座民营经济强市是对话打造如何培育专精特新的  ?杭州给出的思路是梯次培育 ,打造冠军企业。城专

去年9月 ,精特经济全国工商联正式公布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新杭杭州市有41家企业进入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行列,州制造业制造占全国的复兴8.20%,占浙江省(107家)的数字38.32%——这意味着 ,杭州市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双引擎企业数量再次名列全国城市第一、全省第一 ,对话打造并且已连续二十年蝉联全国城市第一、城专全省第一 。精特经济

杭州的新杭专精特新发展也在加速奔跑 。目前杭州市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8家。州制造业制造

作为最早拥抱数字经济的复兴城市之一 ,杭州并不仅止步于数字之城 ,而是厚植数字优势,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2019年提出新制造业计划后 ,又在全市域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壮大补链强链生力军 。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榜单中,杭州2021年  、2022年连续两年霸榜前五名。

专精特新这股关键力量 ,将为杭州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强市提供有力支撑。

杭州跃进,专精特新跑出新速度

杭州小巨人的数量增长颇有后起之势。

按照工信部公布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来看 ,杭州前三批企业总和只有53家 ,而第四批 ,杭州入围的企业则高达155家 ,新增企业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

杭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任王洪祥对红星资本局表示 ,这与杭州的精准施策不无关联。特别是在近两年 ,杭州出台了多个重磅文件 ,不断优化培育创新科技型企业成长的土壤  。

2021年9月,杭州提出要打造更高水平的创新活力之城,持续培育产业生态和做强产业链,做好补链、强链 、延链。同年12月,《杭州市制造业冠军企业培育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明确从专精特新企业、市级冠军企业、省级隐形冠军 、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到国家单项冠军的特色梯度培育路径 。

梯次培育等相关字眼也多次出现。2022年6月   ,《杭州市加快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发布 。按照计划 ,杭州要构建起万千百梯次发展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体 。

所谓的梯次培育 ,王洪祥解释,除了做强头部以外,更重要的是做优中部 。 杭州主要是引导中小企业沿着省专精特新—隐形冠军—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梯队培育体系稳步成长 。也就是 ,通过打造隐形冠军,鼓励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

放眼整个浙江省,培育冠军企业也被放在重要位置 。2021年,浙江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单项冠军之省的口号。

单项冠军技术水平代表了一个地区制造企业的最高水平。截至目前,工信部在全国共开展7批单项冠军企业的认定工作,现有单项冠军企业1186家。其中 ,浙江共有189家入选,居全国第一,山东(186家) 、江苏(170家)紧随其后 。从城市看,杭州累计入选冠军企业(产品)数量已达34家 ,位居全国第五。

形成金字塔型企业梯队也是杭州的主要目标 。红星资本局了解到 ,杭州市计划到2025年 ,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3万家 ,滚动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00家以上 、省级隐形冠军企业100家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40家左右。

数字经济与制造业齐飞,打破偏科印象

过去十年 ,杭州最突出的底色 ,是众所周知的数字经济 。 2018年,杭州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突破万亿元 ,达到10824亿元 。在这一年,杭州提出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 。

而数字经济强势的另一面 ,是相对低调的制造业发展。但这种偏科印象正在被打破。根据近日赛迪研究院发布的《先进制造业百强市(2022)》显示 ,杭州霸榜第五名,2021年的排名杭州亦在榜单前五 。

作为一座以数字经济见长的城市,杭州需不需要大力发展制造业?这样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杭州在2002年左右提出过‘工业兴市’,只是说我们近些年数字经济发展速度确实更快,但不代表我们的制造业发展不好。王洪祥这样解释,他认为数字经济与制造业发展并不冲突  ,而是相辅相成 。

早在2019年,杭州就提出新制造业计划,要形成数字经济与制造业双引擎,再造杭州发展新优势  ,同时将生物医药、集成电路 、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列为重点发展产业。

同时 ,杭州还明确 ,严守全市工业用地规模300平方公里底线,每年新出让的工业用地(不含创新型产业用地)占年度出让土地的比例不低于30% 。其重振制造业的决心可见一斑 。

值得注意的是 ,杭州提升制造业竞争力 ,不是仅注重提高制造业比重 ,而是结合自身数字经济优势,共同发力。

2022年 ,杭州提出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 ,谋划打造万亿级智能物联产业圈  ,其中包括以视觉智能、云计算大数据 、网络通信、智能仪表、高端软件和人工智能等优势基础作为主攻方向 ,形成产业生态圈 。

从杭州入选的重点小巨人企业主要分布的行业来看,属于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新材料行业的企业较多,与杭州主攻的制造业产业链方向相吻合 。

以集成电路为例 ,杭州近年在集成电路设计和芯片特色工艺制造等细分领域逐渐掌握优势。数据显示,从2018年起,杭州集成电路设计业销售规模一直紧跟深圳 、上海 、北京  ,稳居全国第四 。2021年 ,杭州集成电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3.5亿元 ,同比增长25.7% 。

这些数据背后,其实是杭州制造业发展的迭代革新 ,力图重塑制造业优势 。

实现共同富裕路上需要专精特新力量

身处浙江,杭州的专精特新发展,与共同富裕也有密不可分的关联 。

《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里明确 :滚动实施小微企业成长计划,促进中小微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大力培育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 、单项冠军、雄鹰企业和链主企业 ,打造单项冠军之省 。

要成为浙江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城市范例,意味着杭州要培养更多有活力有创造力的市场主体,同样离不开专精特新的科技力量。

民营经济是浙江发展的重要根基 。据统计,小微企业数量占浙江全省91.8%。如果单看杭州,实力更是不容小觑——2022年杭州有41家企业进入民营企业500强 ,数量与北京、上海之和相持平。而在民营企业500强数量的城市排行榜中 ,杭州已连续20年蝉联全国城市第一 。

杭州是民营经济大市 ,我们很重视对中小企业的培育。王洪祥指出,仅杭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2022年开展的活动就达到113场 ,服务的企业超过11000余家 。

中小企业的培育在浙江也有地方特色 。2019年浙江全省全面推进小微企业园建设,园区中小微企业种类众多,地方中心会分类梳理创新型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企业 、专精特性企业,再加强针对性的服务。

去年的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  ,杭州有近1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参与了比赛。都是民营企业 、中小企业 ,我们通过赛事通过培育让他们走向成功 。王洪祥表示 。

杭州还特别强调抓住资本市场机遇 。根据最新数据统计 ,杭州的A股上市公司数量突破了200家 。紧随北上深 ,成为全国第四个A股上市公司突破200家的城市,在所有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一 。

另一方面源于浙股交打造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创新样本 。2021年1月4日 ,证监会批复同意浙江省《区域性股权市场浙江创新试点建议方案》,浙江成为全国首个区域股权市场创新试点。试点正在浙江全省范围逐步推开 。

上述《行动计划》中 ,也提到要强化上市培育。加强与北交所 、上交所、深交所合作共建服务基地 ,支持浙江股权交易中心创设专精特新专板 。对成功上市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按照杭州市凤凰行动有关政策给予300万元一次性奖励。

去年杭州市有8家专精特新的企业IPO上市 。我们主张专精特新企业依托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 。王洪祥认为 ,金融支持可以助推专精特新企业更好地成长发展 ,这同样与杭州创新创业的特性息息相关。

红星新闻记者 王田

编辑 肖子琦

今年上海力争实际使用外资240亿美元左右
什么样的企业才是好企业?